#吴语

在使用方言的过程中,有很多字或者词都没有对应的文字,所以常常找类似发音的字代替,导致各种写法都有。后来偶然发现有些字是有正式写法的,如「覅」和「朆」。最近又见到汪平教授一篇文章的名字——《苏州话里表疑问的“阿”、“曾阿”、“啊”》(其中「曾阿」是一个字,没法打出来,以「曾阿」代替,下文同),对「曾阿」这个字十分疑惑,但没能找到这篇文章,于是和同学讨论一番,发现这极有可能就是日常生活中用于问句的「ang」的写法。

假设判断正确,再来看「覅」、「朆」、「曾阿」,它们的共同点:
1.读音都是右左切,分别是“fiao”、“fen”、“ang”(「勿」吴音fe)。
2.表达的意思是左右拆开成两个字,「勿要」、「勿曾」、「阿曾」。(「勿」即「不」)
这些字应该都是在使用过程中被造出来的,先有意后有音,两个字合并成一个字,类似于「孬」、「甭」。相信这种造字法在各地方言都有出现,特别是有方言文本成形的地方。

举例来说明这三个字的用法。
例:
-「要不要吃鱼?」
-「覅。」

-「今天有没有吃过鱼?」
-「朆。」

在说「曾阿」之前,先介绍吴语中用于句首表疑问的「阿/啊」(下统一为「阿」),用法如下:
「阿」+动词:询问做不做某事,还未发生。
「阿」+形容词副词:询问某事某物是不是怎样。

所以「曾阿」即「阿」+「曾」,询问是否做过某事,现在完成时。

所以将它们用在例句中,有:
-「阿要吃鱼?」
-「覅。」

-「『曾阿』吃鱼?」
-「朆。」

-「阿吃鱼?」
-「勿(不)」

可以看出,这些字都是脱身于一个「阿」和「勿」的问答关系——用「阿」表疑问,用「勿」否定。但其中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就被合并成一个字。
「阿」——「勿」

「阿要」——「勿要=覅 」

「阿曾=『曾阿』」——「勿曾=朆」

所以造字的原则就是将两个字合并成左右结构的字,「阿」或「勿」在右边,发音是两个字相切。同理我们也可以造出字如:
「阿在家?」-「『在阿』家?」
「不在。」——「『在勿』。」

「阿吃鱼?」——「『吃阿』鱼?」
「不吃。」——「『勿吃』。」

但似乎发音困难限制了这些字的合并。

再对比一下,我们如果用「可」来代替「阿」,完全可以解释得通。我又想到南京地区也有「阿」的使用,比如经典的「阿要辣油?」,同时南京话里也有「可要辣油?」这种说法,南京地区受吴语影响很大,可见「『阿』就是『可』」这一假设是有事实依据的。
如:
「阿要吃鱼?」=「可要吃鱼?」
「『曾阿』吃鱼?」=「阿曾吃鱼?」=「可曾吃鱼?」

这样解释就非常好理解,那么「阿」是否就是「可」变化发展来的呢?他们在字形上有很大联系,「阿」是加了左耳旁的「可」,但是很难从发音上判断它们是如何演变的,还需要更多资料来佐证。

以上仅仅是作为一个语言学门外汉的简单推理,还请方家指教。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