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lay Hard and Work Hard 的精髓就是工作的时候知道要赶紧做完,接下来才可以尽情玩乐,玩的时候也很用力因为马上就要上班了。这里面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变化」和「预期」。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不喜欢湾区的气候,因为这里面就是没有变化和预期。有四季的地方气候在变化,每天都不同,大家对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预期。
我现在工作上也和湾区的天气一样,就是 constant,绵延无际,没有周期,没有尽头。
二 @Vancouver
I feel very connected to the local business owners and local people in Vancouver already even though it’s been just for two weeks. They are just so real to me. In Bay Area, I’m like living inside a bubble where everyone is so busy with their own agenda. Maybe it’s because Vancouver is very walkable so I can run into random people with whom I can chat. Driving everywhere means you are only connected to your car and the people inside the same car with you who, most of the time, you already knew.
三
转辗奔波终于回家,感觉终于心里一松。站在客厅,觉得对湾区的家很有归属感。但我再细看,我发现先前我的生活过得非常狼狈,家里也没好好收拾,整天睁眼闭眼就是工作,我在湾区就是不快乐。但明明样样都不缺,日子怎么就过成这个样子了呢。这次在温哥华待了一个月,可以说是完全 detach 了一下,令人警醒。
四
昨天人生中第二次坐了Caltrain(上一次还在疫情前)去找 @fornever 玩。一小会就到达了,比我想象中还快。车上人不多,大家各自听音乐或者看书,还有带着自行车或者滑板的。两边湾区景色虽然还是很乡下,但从火车上望出去倒是别是一番景致,这和开车看到的两边风景是不同的,可能因为心情不同,我在车上也看了会书。
我们开心地吃完饭聊完天后再一起坐了回程。我突然觉得湾区更亲切了,公共交通让我对湾区的空间感进行了重塑,让我觉得有些很远的地方也是可以容易到达的(开车半小时以上对我来说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我觉得这是给今年开了个好头,最重要的一点是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我可以像之前那样走进人群了,接下来有自行车了我应该能探索湾区更多地方。
五
之后我准备和朋友见面尽量不默认「一起吃饭吧」,而是「一起散个步吧」、「一个看个电影吧」、「一起看个展吧」之类的。吃饭这个行为在湾区实在太奢侈了,开个三十分钟一个小时如果只是为了吃顿饭,太浪费了。
散步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在过程中和周围环境以及人产生连接。开车的问题在于点到点。走路可以随时逛街,探访有意思的店铺,遇到有意思的人。
就像残疾人生活在一个不友好的环境里,他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但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会意识到一切本来可以那么 accessable。需要找到湾区的另一种生活模式。
朋友们都住在附近,可以随时叫出来吃饭,去找朋友的路上可以发生别的事情。上下班的旅程也像是探险。这才是一个社区。
六
湾区这种一成不变的稳定感让人住的时候害怕,离开的时候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