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iOS 原生辞典本身和系统整合得很好,随手就能查,我使用频繁。但是辞库是固定的几个,这就引出了问题。以上截图是一个典型例子,我遇到 autonomy 这个词,但是不是很确定意思。光看中英字典,不管简繁,突出的是一个自治。但在原文上下文,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律。只有英和辞库中清楚给出,且优先级高。
反推之,若只用一门语言,信息是缺失的。更严重的是,词典这种自带权威的媒介,若缺少信息(无意或是有意),读者是无从得知自己遗漏了信息的,非常危险。如果察觉了,还能通过别的渠道弥补。无知而不自知,最终只能走向愚昧。
所以,有条件的,最起码要学两门外语。加上母语,一共三门。同一领域的概念就能互相参照启发,查漏补缺。而且这两门语言最好差别大一些。比如英德信息重复程度比较高。而英日侧重不同,参考价值更大。日语也可以作为中西语之间的桥梁。岔开来说,英日两个岛国,海洋文化,语言上最开放,历史上英语吸收罗曼语日耳曼语,日语吸收汉语后来是西方语言,兼收并畜,蔚为大观。我以为是最好的两个选择。
此外,语言还是文化的入口。学一门语言会附赠此语种人的生活、体验、社会事件等各面向的内容,更不用说可可供阅读的素材范围了。
回到词典截图。还有一点是肉眼可辨的,日语词典的关键词更清晰、瞩目,让人能够准确定位,这是排版的领先,审美的领先。多接触,了解这种可能性,将来在对母语处理时,会有这种美的潜意识。于整体而言,也是一桩益事。

(本文对词典的讨论只限于 iOS 原生辞典库)

dicd

曾经间隔年在星巴克「混」过大半年,基本上就过去坐一个下午,一来二去和店员都混熟了,到后来甚至团建活动都会叫上我。店长也愿意和我聊天,我们常常并排坐。这样一来我就耳濡目染了星巴克门店的运行模式。我注意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新人的培训考核机制,比较古典的「学徒制」,另一个是「月报」制度。本文主要讨论后者。
每个月,店员都需要和店长面对面汇报当月情况,形式是月报。他们称其为「写故事」。详细列表我无从得知,但是其中有关于自己的表现,还要有一个讲述帮助其他店员成长的故事——他们往往觉得这样的故事难写。
如此,店长可以通过此种描述了解当月全店动态,人人都充当了「告密者」。
对店员个人,虽然背后往往跟我吐槽,但心里知道本月要交差想得好评,就会不自觉遵守各项规范。同时他们会注意帮助他人以得到本月的「故事」,收集素材。
最近在读的《Principles》中,作者在最后也提到了他要求手下每天花10到15分钟写一封电子邮件给他来汇报每日情况,遇到的困难以及反思,供他参考、决策。更进一步,他最后开发了一套软件来收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这些数据成为了异常丰富的数据库,遇到类似情况可以有所参考,解决问题可以有所依据,评判人物可以有所比较。
故作为管理者,让员工写报告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从上下来,掌握公司动态,而且是从不同视角不同出发点,全面而立体。个人方面,因为写作是一个私密的(个人对话)过程,如果写作成果要发表并且要符合某种标准,写作者很容易把写作过程中把自己洗脑了,之后的行为会更向自己笔下的描述靠拢。如果是写检讨,那么自己层层剖析自己的错误,即使原来不认错,最后也不得不承认,仿佛「洗了一遍澡」。有些传销组织很喜欢让人写检讨和自述,正是利用了这一道理。

现在的点名真是越来越贴心了。
以前收到一份点名,动不动就是“不点不是中国人”、“不点妈妈今年会有厄运”,然后始作俑者似乎觉得这样会引起反感,没什么吸引力,所以改成了贴切学生生活的“假装没看见的今年考试全挂科”、“不写的找不到对象”。但这些都是威胁式的,不写会如何如何,还是不好,于是就有正向激励的——“写这份点名就会一切顺利/家人身体健康/考试全过”,这真的是非常好的进步。不过最近流行的一句才最让我满意——“如果假装没看到,我再也不会点你。”,虽然仿佛在说“我对你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但这种“最后通牒”真是利人利己,不啻于点名者最好的礼物,我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点名可以以这句开头。

暴露狂

大多数点名的形式是问答,有人乐于花时间去填,因为这是一个机会,制造一种有人很希望了解我的情境,然后我可以“很不情愿”地回答,希望借此说说平时没有由头的话。我以为自己把自己的外在内在剖析于众,会有人关心,可是,真相是:who cares?点名最好的应用场景恐怕是征婚,将一项项列得清清楚楚,然后别人就对照着自己的要求仔仔细细地审查这份回答。

与友谊的关系

点名是一种社交方式,是维系“朋友”关系的一种纽带,因为网络上有那么点赞之交,所以点名——这种不需要成本的方式——才会那么流行。它让你知道我很关心你,我把你当做一个好朋友,我渴望了解你,我渴望了解你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去哪里,是什么星座,身高多少,择偶标准是什么,等等等等。那么知道了之后呢?可能我们真正深入的聊天并没有几次,如果真正那么想了解彼此,深入的交流难道不是最好的方式吗?但并没有,我们太忙了,没有时间,我们太疏远了,不知道话从何说起。

谁是滥觞?

仔细想想,有一件事真恐怖,那么就是,你会发起一项点名吗?我环顾四周,没有人有那闲情雅致去伤透脑筋想各种题目,再想方设法把它传播出去,那么这些点名是哪里来的?为了什么目的?为什么我们朋友圈里的大部分内容竟然被一些不知来源的东西霸占?我们为什么会被他人所决定的条目所左右?如果说冰桶挑战这种项目还是为了慈善,那么这么各种各样的的点名,在被创始之初的目的是什么?它无法创造利益,当一个看上去无聊的东西无法创造利益,那么其背后的目的更匪夷所思。为什么?!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宇宙的终极答案——爱?!

然后呢

我们不写长篇了,不会表达了,于是只有一百四十个字,只有只言片语,只有碎片化信息,点名成了我们最终的归宿。
可是,别再点了好吗,如果你想了解我,我愿意花上一天一夜,三天三夜,十天十夜和你聊个痛快,让我们追溯到童年,再畅游到未来,你想知道什么,我就告诉你什么,我只是希望能和你好好聊聊,共度那么一丢丢时光。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